文教衛生
做短視頻“爆款”的關鍵是深入、淺出、共情
作者:新華
【青年故事】
她身著一襲綠衣,手捧抱枕席地而坐,將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歷史、人文、藝術娓娓道來——在短視頻平臺上,自媒體人“意公子”講蘇軾、讀莊子……把古老的“文化珍珠”從歷史長河里打撈出來,向世人展示文明穿越時空的魅力。
“意公子”本名吳敏婕,全國政協委員、文化藝術科普平臺“意外藝術”的創始人。她帶領團隊深耕文化傳播12年,已擁有上千萬網絡粉絲。
當被問到做“爆款”短視頻的“秘訣”,她回答主要是三個要素:深入、淺出、共情。其中,深入是最重要的,因為不深入,不足以共情。
【青年問答】
記者: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你最關注哪些問題?
吳敏婕: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“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”“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”等內容,這讓我更加堅信,作為文化自媒體從業者和文化傳播者,既要守住“傳統的根”,也要劃動“創新的槳”。
記者:做自媒體IP“意公子”的契機是什么?
吳敏婕:大學畢業后我在傳統媒體做了5年多的主持人。2013年,我很迷茫,不知道主持人這行還能干多久,自己真正想做的究竟是什么。后來發現,在節目上講過很多內容,唯獨文化、歷史、藝術是我最喜歡、也最愿意分享的。那時候,自媒體剛剛興起,機緣巧合下進入這個行業,于是有了“意公子”。
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座挖不完的寶藏。那么好的故事、那么美的畫,不能僅僅安靜地躺在博物館里。我希望把中華五千年文化長河里那些打動我們的人與故事,帶進當下生活,分享給更多的人。
記者:你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大的魅力是什么?
吳敏婕:我們都曾有過因為一部電影、一篇文章、一本小說,甚至是一句詩、一段話而被治愈的經歷,它們成為照進生命里的一束光。我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大的魅力不只在于厚重的歷史內涵,更重要的是給我們提供了日用而不覺的人生智慧。透過文化看見人,通過古人的故事照見我們自己的人生。
記者:在如今快節奏的社會,青年人如何保持定力?
吳敏婕:保持專注,在熱愛的領域闖出一片天地。蘇東坡有句話叫“著力即差”,是說如果凡事過于刻意或用力過猛,反落下乘。我的理解是,他不是說努力不好,而是說要順勢而為,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做最熱愛的事。當我們越發有篤定感的時候,好的結果自然呈現。
記者:短視頻時代做出“爆款”的關鍵是什么?
吳敏婕:如果讓我總結,我們的經驗可能有三個要素:深入、淺出、共情。其中,深入是最重要的。因為不深入,不足以共情。
記者:做視頻多年,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?
吳敏婕:這些年,我最深的感受是讀萬卷書很重要,但行萬里路同樣重要。投身廣闊天地與世界對話,讀懂世間萬象,在探索未知中品味人生的意義。
在解讀蘇東坡的《江城子》這首詞時,我們先是在影棚拍攝過一回,后來又去了四川眉山王弗墓地。當我實實在在觸摸到墓碑時,才真切感受到什么是“相顧無言,唯有淚千行”。
如果說我們之前講的文化故事更多的是從浩繁卷帙中而來,是無數前人生命經驗的總結,那么當我真正抵達歷史現場才發現,生命的答案不僅僅在泛黃的書頁里,還在你與歷史共振的剎那間。
記者:你覺得傳統文化創新傳播的關鍵是什么?
吳敏婕:12年文化傳播,對我們來說有四個字最重要,就是守正創新。我認為守正是根基,創新是發展。好的內容是可以穿越時代周期的,這就是我們要守住的“正”。
新聞來源:新華社
責任編輯:蘇水良
加入日期:2025-03-12 13:14:59